世界讯息:努力做一个生活的明白人
以下为孙向晨院长在“2023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各位同学、老师们,各位家长、各位家属,大家下午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次站在这里的第一句话都是,首先要代表学院,代表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向我们的毕业生同学表达最热烈的祝贺,为你们的付出与努力向你们表示最大的敬意,也向一直支持着你们的家人表达由衷的感谢,并真诚地祝福你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今天,站在这里还是挺有感慨,12年前的7月2日,我第一次作为院长做毕业致辞,至今已经有13篇致辞了。如果在座的有从本科就就读于复旦哲学的博士毕业生,那么到现在应该已经听了我六次的迎新与毕业致辞。你可能心里还在犯嘀咕,我都毕业了,你咋还没毕业呢?我尽量加快步伐跟上同学们前进的脚步。作为延期生,我想我应该也能很快毕业了。
为了这篇毕业致辞,我还翻了翻以前的工作手册,2011年毕业致辞的主题是“带着敏锐、健康的心智走向社会”,这样的祝福放在今天讲也同样适用。毕业致辞就是代表学院,满怀深情地向大家道别,同时也再做一个嘱咐,在哲学学院所进行的哲学学习将能化为怎样一种力量来助力我们未来的道路。在座的很多毕业生会继续他们的学术道路,但毕业致辞并不是就如何继续学业提出建议,这大概是开学致辞的内容。毕业致辞始终是面向社会的,当从学习状态踏入社会环境时,哲学学习如何化为一种人生的智慧与力量,这是毕业致辞永远的主题。去年我讲的是在“行动中完善自己”,前年讲的是“始终坚信人是目的”,以前还讲过“哲学是一种抵御愚蠢的力量”,“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哲学空间”等等,都是基于这样一个考量,今年的主题则是“努力做一个生活的明白人”。
上周六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校友会的一个青年论坛,论坛上我们学院11届的本科毕业生殷良同学分享了他的创业感悟,主持人问他,复旦曾给予了他什么?他说:一年级上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时,讲的“人是目的”对他触动最大,以前从来没有人讲过,而“人是目的”让他有了许多的思考。我听了很受鼓舞,这与我2021年的毕业致辞的主题暗合。但是,殷良说等到真正创业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命题并不管用,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把他人当作工具,需要最大的投入,需要加班加点,需要最佳的利润,生活里的每一点都会让你把他人当做工具来使用。这是来自工作的挑战,来自实践的挑战,非常具体、非常真实,非常鲜活,这可不是任何高头讲章可以覆盖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生活与工作中很难把他人当作目的,这让“人是目的”的命题显得很空洞,也让诸如此类的嘱托显得很缥缈。但是,经过生活的淬炼,殷良在工作中还是体悟到了把人作为目的的力量,即便在企业中也依然是可以把人当作目的的,这并不是在坚守一个教条:把人当目的不是不要工作了,不是不能提工作的要求了,而是可以让人更多地去共享成就感,让人们在工作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贡献;在纯粹的工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形成更为紧密的共同体,一个负责餐饮管理的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读书会,并不在意有用还是没用,而是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殷良同学的发言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如何才能努力做一个生活的明白人。
哲学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生活与工作中的原则性意见。也许,“人是目的”让你最有触动,别的同学也可能对别的哲学命题有深刻印象。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回想一下,四年的哲学学习,七年的学习,乃至十多年的学习,什么样的哲学命题让你印象最为深刻。我自己在读本科时,维特根斯坦关于河床位移与河水变化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一下子明白了理论命题的变化与生活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哲学工作在什么意义上是可以持续做下去的。虽然像殷良同学一样,在生活中真正把这个命题体悟出来、实践出来,还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以后的事。
明白人并不是教条地去理解各种原理,各种命题,而是懂得用生活的复杂性去质疑它,去检验它,看看它能否经得起来自生活的挑战。任何来自生活的疑虑与困惑都是明白的前提。因此,努力做一个明白人,首先得有疑惑。不仅要知道生活的原则,更要懂得生活的复杂;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其复杂性远不是原则所能简单涵盖的,企业的生存也不是哲学命题所能拯救的,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原则与原理可以让我们在思想中畅游,在逻辑中去把握世界,但生活有自身的诉求与路径,如何在复杂生活中体现出原则的高度,这才是做一个明白人的关键,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真正懂得原则的意义。
殷良同学在他的分享中歉意地说道:说实话,大学里学的哲学早已忘了,很多话那时也未见得就能听懂,最后还得靠自己去闯,靠自己去悟。其实,这句话还是可以做进一步的澄清。校庆返校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杰出的系友,一方面他们非常感激学校与学院所给与的教育,另一面也都会说,老师,非常抱歉,以前学的东西都忘了。其实呢,大可不必感到歉意。如果你是从事实际工作的,过去了十年二十年,居然还能记得各种哲学理论和体系,这反倒是有点奇怪的,估计还会把老师们吓着。爱因斯坦曾经有过一句名言,大意是:教育就是忘了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在这方面,哲学学习是最为擅长的。因为同学工作之后,很快就会忘记在哲学学院所学的具体内容,存在啦、实体啦、道体啦、意向性啦,摹状词理论啦,但剩下的却是会真正起作用的东西。哲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训练的载体,你们的分析能力、批判能力、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在哲学学习中得到很大提升。
哲学不仅是思想,也可以是一种训练。带着这种能力在社会上打拼,尽管是自己去闯,自己去悟,但还是可以充分运用哲学学习之后所剩下的力量,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有所自觉。另一点也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剩下的力量,哲学所讲的原则虽然会时刻受到来自生活的冲击,但也会融入到你的思想之中,成为一种与生活对话的力量,成为你的困惑之源,一如殷良同学在生活中对于“人是目的”的质疑。但知道“人是目的”这个命题与完全不知道这个命题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你可以质疑它在生活中的有效性,但也依然能感受到这个原则的力量,保持这种张力就是保持一种思考的能力,就是通向明白的一种动力。只是需要过很久,经历了许多的磨炼,才会在生活中真正有所体悟。哲学埋下的种子终究还是会生根,会发芽,会成长。
努力做生活中的明白人,就是要懂得原则以及社会的复杂性,懂得生活的多层次性。越是懂得生活多层次的逻辑,也就越能形成自己对于世界的判断,这种判断力终究会带给我们对于信念的坚守以及对于世界的希望。
衷心祝愿大家生活得从容坦荡,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孙向晨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