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农村消费者在当地买到过“三无”产品 世界关注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4.5%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食品类预包装产品和部分烟酒、饮料产品问题相对集中。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地区的老龄化趋势加快,大量的老人留守农村,他们更容易买到假货。此外,快递服务进村“最后一公里”障碍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商业设施以小商店为主,“三无”商品较多
“假货太多,有的时候不敢在农村购买,只能从城里买了带回来”“农村购买力不足,假冒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真假难辨只在乎价格,导致好东西反而不好销售”……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商业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商业经营的规范程度不高,农村的商业设施以小商店、小超市为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可能因为其价格十分低廉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从一些受访者的反馈来看,农村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维权意识,对商品价格高度敏感,特别是对于大量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分辨商品的真假以及过期与否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
有受访者提出:“农村大多留守的都是老人,分不清食品是否正规可靠,很多老人都没有看保质期的意识。”还有受访者提出:“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不是很强,买东西的时候没有发票证据,买到假产品、坏产品很多时候容易产生纠纷,但是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
没有快递点,快递不能到村问题受关注
“物流周期长,长时间收不到货物,取快递需要到统一地点去取,太远没有配送上门的服务。”“提货点比较少,导致售后服务比较费劲,有的品牌在农村的售后服务点少,网购家电安装时不省事,有的时候需要加钱”。
网络购物已日渐进入农村家庭,但从受访者的反馈来看,快递点不能到村以及售后服务缺失、服务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
《报告》显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短板较为突出。农村居民在快递配送方面最经常遇到的问题便是所在区域不支持配送,占比为34.2%;其次是配送范围不到本村,需要到乡镇或县城的快递点去取,占32.2%;配送不及时、时间较长的问题也经常发生,选择比例占27.7%。
“快递不进村”的直接原因通常是本村没有快递点。《报告》显示,824个村居中,明确拥有快递点的农村占比为56.6%;明确没有快递点位的村居占比为34%。
建议尽快充实快递点位数量、健全消费维权体系
针对农村商品质量问题突出的问题,中消协建议,加强商业资源调度配置,着重发挥相关商业连锁和供应链优势,进一步明确惠农属性,共同参与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县级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乡镇级的中心超市、直营店,村级的连锁便民零售网点,丰富农村优质商品供给。
同时,健全服务农村基层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在乡镇、农贸市场、集市、专业市场和有条件的农村设置消费权益服务站,实现农村消费者“就近投诉、就地维权”,同时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受众的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资源,设置线上维权专区,优化在线投诉、举报、维权流程,降低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针对“快递不进村”问题,中消协建议:一是要“补缺”,应尽快充实农村快递点位数量,细化农村快递物流网络。二是要“提速”,在县级物流层面实现仓储、揽收、分拣、运输、配送等过程的整合,推动涉农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进农村快递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仓储、分拣、配送、增值服务等一体化快递物流配送服务体系。